黔西南州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有呼必应,守护人民群众“生命热线”_今日快看

院前医疗急救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资料图)

黔西南州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是全州唯一承担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全州院前医疗急救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协调全州急救资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及全州重大活动提供医疗急救保障等。该中心遵循“就近救急、满足专科优先、兼顾患者自愿”的统一调度指挥原则,秉承“呼叫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服务理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热线”

6月26日上午10时05分,黔西南州120急救中心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接通后传来一名女子慌乱的声音,调度员耐心地询问女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调度员的引导下女子说:“我这里是兴义龙井万峰小学,一名学生突然晕倒,看起很严重的样子,请赶快派救护车来。”“好的,请保持电话通畅,马上派救护车过去。”

从接通电话到派出救护车,整个过程高效有序,用时1分12秒。

“有的呼救者在拨打电话时处于比较慌乱的状态,就需要调度员耐心询问引导,快速提取地址、电话等有效信息,然后电脑派单给离患者最近的医院。网络医院接单后会反馈信息,但为了避免系统故障导致信息错误,调度员都会电话确认是否收到派单。”黔西南州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院前急救科副科长瓦璐龙介绍说,如果是突发事件,有多人受伤,调度员还需跟踪情况,在医生到达后,了解现场受伤人数、伤亡情况、是否需要增援等,确保每一位患者都得到及时、有效救护。

120指挥调度大厅 毛倪佳 摄

作为120急救调度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急救知识,心中还要有一张“活地图”。掌握城市地理位置,熟悉每一条街道,是调度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当呼救者发出求救信号时,调度员听到地址就能即刻反应具体位置,科学精准地调派最近医院的救护车,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为此,黔西南州120急救中心的调度员们,每年都会走上街头,熟记州、市各个单位所在街道,学校、景区、各街道卫生院所在位置,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新旧小区名称,寻找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黔西南州中医院、黔西南州妇幼保健院、兴义市西南骨科医院等为轴点的标志性建筑等,足迹踏遍城区的每个角落。

据了解,黔西南州120急救中心负责兴义市(义龙新区)辖区内120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日常调度指挥,统一调度指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兴义市急救分中心(兴义市人民医院)、黔西南州中医院、黔西南州妇幼保健院及兴义西南骨科医院、兴义梧桐骨科医院6家网络医院,调度兴义市区急救站点27个,义龙新区急救站点13个,形成“统一指挥、合理分流、就近派车、快速反应、有效救治”的急救网络,有效缩短急救调度时间,提高急救反应能力。

2022年,黔西南州120急救中心共接警88518次,有效调度11009次,调度点评合格率及回访满意度均在98%以上,急救电话10秒钟摘机接听率100%,3分钟内出车率均达到100%。

争分夺秒让院前急救“零等待”

对于每一个调度员来说,急救从接通电话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

在兴义吉隆堡景区开展急救培训

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是急救指挥调度中进行现场评估和电话指导以及分级医疗处治的知识体系。MPDS可以在电话受理中,通过精心设计的询问流程以及呼救者对应的回答,准确地对病人情况进行评估,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提供清晰、易于遵从的指令,指导现场人员力所能及地采取措施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黄金救援时间,尤其对心跳呼吸骤停、分娩、哽噎等患者,真正实现了院前急救“零等待”。

2月15日,黔西南州120急救中心接到一通求助电话,兴义市乌沙镇街上一名5个月大的婴儿,玩塑料袋时将一部分塑料吞了下去,现在孩子呼吸困难,脸色发白,情况危急。调度员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后,迅速进入MPDS系统哽噎的预案,采集相关信息,派出救护车的同时,安抚呼救者并要求其积极配合,按照调度员指导地去做:让孩子面朝上躺着,把手放在孩子肚脐以上的地方,一只手压在另一只手上,猛地、快速地朝腹部上方冲击,一直做到孩子能呼吸、咳嗽或者哭出来。经过10多分钟的指导后,对方说有东西吐出来了,接着听到孩子的哭声,这时大家揪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医疗急救事关生命安危,分秒必争,“生命热线”的畅通是保障关系着急救的速度和成功率。然而,120急救电话被骚扰、无故占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们急救中心平均每天受理电话300余起,但大部分是骚扰电话和无效电话。”黔西南州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副主任陈禹朴无奈地说,这些骚扰电话不仅干扰了我们的正常工作,还占用了急救医疗资源。希望市民非必要不要拨打120急救电话,确保“生命热线”畅通无阻。

近年来,黔西南州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开展“急救开放日”活动及开展公众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逐步形成全民关注、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社会大急救”的和谐良好局面。

打造一张靓丽的航空救援名片

今年3月,贵州省航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黔西南)挂牌成立。授牌单位包括贵州省航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黔西南)办公室(黔西南州卫生健康局),承建单位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义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基地按照省卫生健康委总体布局,始终坚持以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处置能力和救治水平为目标,以加快构建“陆水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格局为主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立足“扎根黔西南、覆盖贵州全域、辐射周边邻省”目标定位,紧紧围绕突发事件航空紧急医学救援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专兼结合的队伍组织体系、协同高效的响应指挥体系、持续有力的保障服务体系,全面推进航空紧急医学救援工作体系化发展。

航空紧急医学救援演练

黔西南州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主任农文明介绍说:“目前贵州省航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黔西南)配备满足医疗救护任务航空器3架,其中空客H125型直升机2架、大棕熊Kodiak100型固定翼飞机1架,机载医疗设备有呼吸机、注射泵、除颤监护仪、负压吸引器、氧气瓶、担架等。现有飞行员5人、航务3人、机务6人、地勤5人,并由省、市(州)级12家医疗机构的72名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配合完成航空紧急医学救援任务。”

黔西南州将持续做好航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组织保障,加快推进贵州省航空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黔西南)落地运行,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一张靓丽的航空救援名片。(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毛倪佳 图/除署名外均由黔西南州紧急医学救援指挥调度中心提供)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审:周波 戴宏瑶

本期二审:魏浩然 彭原清

编务终审:郭连军

声明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3 非洲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